Summary
Course Object
(一)讓物理更親近日常生活:
台灣是一個科技島,我們也生活在充滿科技產品的環境中。然而我們一般民眾對於科學是既崇拜又害怕,對於科學常常是無法瞭解又保持距離。而本課程主要從生活中出發,讓學員們瞭解 生活經驗中處處可見的物理現象,這樣可以讓學員從不排斥到瞭解物理,瞭解科學。課程中把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物理問題,用簡單的話語,清晰的比喻來說明。我們也設計了一些安全且可以在家中動手做的實驗,從做中學物理,讓學員可以瞭解現象背後的物理原理。
(二)培養觀察與思考的習慣:
長期以來,台灣考試領導教學其中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我們現在市面上幫助學生拿高分的輔助書籍太多,發展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書籍太少,學生們也為了爭取高分,都採取最有效率的方法 從書上看知識與獲得答案。然而我們知道科學是從觀察開始,經由對所見所聞加以思考,最後形 成科學。在本課程中,藉由這些有趣的題材來吸引學員們的興趣,並鼓勵與要求學員們動手做, 這樣才有助於真正的瞭解物理。
(三)由瞭解物理期能破除科學迷信:
我們瞭解到科學有其極限,並非無所不能,而且有很多的事情不可能存在,台灣經常陷入理盲的困境,無法用理性討論與思考。我們不只介紹知識,更介紹科學方法,讓大家動手自己尋找 答案,有助於未來面對問題,獨立思考與判斷,就不易陷入科學迷信的陷阱中。
Course Teacher Intro
朱達勇老師 (一)學歷:台灣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台灣師大物理研究所博士班進修中 (二)服務單位與現職:國立宜蘭大學人科中心講師 (三)學術專長:原子分子物理,量子光學 (四)教學年資 25 年 (五)開設課程(與本課程相關):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固態物理導論。 (六)從遊戲中學習科學相關作品:
以上兩次展館設計,強調的重點都是讓遊客都是可以親自動手做,親身體驗,來瞭 解科學的趣味性,而不是靜態的照片與看板說明。當年的展館在參與的民眾反應中,皆頗受好評。 | ![]() |
谷天心老師 (一)現任:國立宜蘭大學 人文暨科學教育中心 專任副教授 (二)學歷:國立台灣大學 物理研究所 博士 (三)研究專長:計算物理、晶格場論 | ![]() |
(一)現任:國立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 (二)獲獎:
|
Course Schedule
1 Section:這些都算是物理
2 Section:廚房中的物理
3 Section:生活起居都有物理
4 Section:吃飯穿衣都有物理妙招
5 Section:你知道與不知道的虹吸
6 Section:汽水、雲、霧都有相同物理
7 Section:聲與光的物理
8 Section:能量能量我愛你 !
9 Section:物理真的無所不在
Course Mode
1. 教學影音每週二小時,共九週。
2. 單元課後線上測驗。
3. 線上議題討論。
Course Grade
1. 學習參與35%:完成全部教學影音閱讀。
2. 線上互動15%:線上議題討論發表,線上提問互動,。
3. 作業 20%:單元測驗以及每週評量。
4. 期末考20%:期末課程測驗。
5.實驗動手做做看10%:同儕互評。
Grade Required
Course grade pass:60Grade Memo:max grade 100 point
Course Ability
本課程將帶領學員領略生活中俯拾可得的物理現象,進而探討其中的物理原理,歡迎想破解迷思概念、對動手玩物理有興趣的你一同來參與。
Course Suggest
- The Physical World (7 Books) R. Lambourne, et. al. editor 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
- Lecture in Physics(1-3) Feynman, Leighton,Sands Addison Wesley
- 物理飛行馬戲,傑爾沃克原著,凡異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