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行为科学(2018冬季班)
教师: 林嘉澍
2018/10/15

概要

「牙科行为科学」这个名词翻译自Behavioral Dentistry,字面意义为「行为牙医学」,以对照医学领域中的「行为医学」(Behavioral Medicine)。行为医学集成生物、心理与社会各种面向,来了解人的行为与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出发来考虑人于疾病间的关系。

 

凡举情绪,疼痛,病患行为 - 这些议题是牙科行为科学聚焦的关键,在国外牙医学系经常是大学部必修课程。但是在台湾是冷门又不受重视,既不是国考项目,也不是大学牙医系必修项目,甚至同学想接触这方面的信息,都不知道哪里可以上课。本课程先前已于国立阳明大学研究所开设多年,历年并接受大学部学生旁听。本课程强调近年脑科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提供的基础,与牙科临床实务的关联。例如,当讨论病人就诊行为的变化,则以心理学为基础了解病患情绪、动机。牙科行为科学专注的焦点是「人」 – 回归到治疗的本质,牙医师不仅仅是看牙齿,而是看病人。凡举病患主观经验的变化(疼痛、焦虑)到外显的行为(逃避看诊、不遵守医嘱)都是牙科行为科学关注的议题。

课程目标

這門課程的設計是讓你了解有關病人的一些事。在大學五年中牙醫師學會了許多與「病」有關的事物,例如會看X-ray,知道怎樣鑑別診斷牙痛的成因。但從照顧病人的角度來講那只算一半的工作。因為牙醫師的工作是「照顧一個會痛的人」,而非只是「搞好一個人的牙齒」。後者是前者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

 

所以你會發現這門課著重的在「人」。也許你會想,人的問題不就等以後開業,慢慢接觸病人就懂了? 老醫師常常會告訴你「啊病人看多了就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 這句話一半對也一半不對。對的部分是,確實要了解病人需要靠經驗累積。不對的部分是: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把自己放空,每天和病人聊天以後就變成很懂病人的醫師。不對! 對年輕醫師來講反而更需要在一些基礎知識上裝備自己,讓自己「有備而來」地去接觸病人,這樣不僅在一開始行醫時就能加強信心,也能學習到以理論為背景,用系統化的方式去探索病人的行為與想法。在這方面來說,建立基本的行為科學與心理學(特別是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就非常重要。同時你們也需要臨床經驗較豐富的醫師來引導你們如何把這些知識應用於應付形形色色的病人 – 這就是門課我希望帶給你們的。

授课教师

林嘉澍  老師

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副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副系主任

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理學碩士

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士

林老師是世界上少數同時具備牙醫師資歷,攻讀心理學與認知神經科學,並接受完整人腦神經造影(neuroimaging)訓練的牙醫師(博士班畢業於牛津大學Functional MRI of the Brain, FMRIB中心),主要研究專長是疼痛醫學與情緒神經科學(焦慮與恐懼)。林老師先後擔任科技部多年期計畫主持人,研究成果多次發表於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等國際期刊,在牙科焦慮與恐懼情緒方面的研究成果是美國牙醫學會期刊(JADA)的參考教材,也受邀於IADR世界年會演講。

课程进度表

第1周:总论

第2周:知觉与注意力

第3周:记忆

第4周:焦虑、恐惧与「暗黑情绪」

第5周:动机与决策

第6周:牙科焦虑与恐惧

第7周:疼痛之因应与灾难化

第8周:老年病患的情绪与认知功能

第9周:牙科门诊病患常见之精神疾病

第10周:健康信念与疾病诠释模式

第11周:如何使用问卷与量尺

第12周:放松训练与认知行为策略

第13周:解说治疗计划与医疗决策

第14周:遵嘱行为与诉诸恐惧

第15周:牙医师的职业倦怠

课程内容

在这门课程中,林老师将有关行为科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与脑科学 - 凡属「人」有关的学问,融入到这堂独一无二的牙科行为科学课程。虽然我很清楚这个领域并不受台湾牙医界与教育界的重视 - 但既然是重要的事,就放胆去做 - 若能埋下一些种子,让未来台湾的牙医师中多几位愿意深耕这个领域,足矣!

 

同时也要请同学注意,本课程并不意味着取代普通心理学或是神经科学等基础课程。在那些课程中,大家自然会学到更广泛的,一般性的心理学原理或神经机制。我们这门课的重点在于链接 - 将这些基础知识,与临床牙科实务做链接 - 因此我相信已经具有初步临床经验的同学(例如开始见习),会更能领会这些行为科学议题如何应用于临床场域。但对于低年级的大学部同学,仍欢迎你们的加入,或许能激起更多讨论的火花。

本课程提供试看片,请直接点击下列链接:

Clip 1: 焦虑、恐惧与「暗黑情绪」

Clip 2: 动机与决策

上课形式

本課程共分為三個章節共15個單元,每單元包含約75分鐘的PowerPoint格式影音檔講解,涵蓋8個與該單元相關的小主題。

每個單元同時伴隨著一次作業,請修課同學於收聽完影音檔講解後即課填寫複習。作業成績與解答將於作業完成後公布之,該成績平均總分(16個單元總平均)即課程總成績。

评分标准

  • 作業:100%

通过标准


Course grade pass:60Grade Memo:max grade 100 point

先修科目或先备能力

建议参考书目

[基礎部分] 

1. Kalat (2014) Biological Psychology [12th Edition]

2. Breedlove et al. (2017) Biological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Cognitive,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6th Edition] 

3. Gazzaniga et al. (2013)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 [4th Edition]

[臨床部分] 

1. 林嘉澍 (2009) 臨床牙醫師必備:病患行為與情緒認知參考手冊 合記圖書出版社

2. Ost & Skaret (2013)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Dental Phobia and Anxiety, Wiley-Blackwell

3. 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 (2014) 合記圖書出版社

常见问答集

1. 我修習完此課程是否將獲得相關證書? 
Ans:是,您將獲得電子版修課通過證明。

2. 我沒有修過MOOC課程,需要準備什麼?
Ans:無,歡迎修課。

3. 我修習此課程需要據要具備那些課程的基礎嗎?
Ans:無,歡迎修課。

4. 這門課程適合那些同學修習? 
Ans:對口腔健康照顧有興趣的同學,特別是口腔醫療專業領域的同學,包含牙醫師、口衛師、護理師、診所助理、行政團隊等。

其它

本課程證書費用:500元

如何申請證書?

1.點選右上方的「小白人」。

2.點選「證書下載」。

3.畫面即會轉到申請證書系統中,請點選「我要申請證書」。

4.點選「我要搜尋」開始申請證書。

詳細證書下載流程說明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