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学遇上死亡
教师: 楊雅琄
2016/10/31

概要

「死亡」,在我们的文化里始终是个避讳的字眼。童稚时,每每遇到街头的灵堂、出葬队伍等白底黑字鲜花相伴的死亡相关意涵,大人总嘱咐我们不可直视、快速避开。然而,死亡实际上却是无人可避得开的,没有人不死,只是早晚不同。拒绝承认死亡的可能,并阻止不了死亡的发生。于是,当发现死神即将带走至亲挚爱,便感觉顿失所依、打击沈重、无助茫然,惊觉太多想做的来不及。故而本课程意图以每个人都会遭遇到的经验:「死别」出发,链接至文学教育。如何让修课者借由阅读文本与书写活动直视死亡,并进一步在死亡来临之前对至亲挚爱表达自己从未曾说出的感受与心意?这便是本课程最初成形的动机。总言之,本课程设计时的教学理念,即是「以文学陪伴,直视死亡,观照自心」。 本课程利用生死学概念解读文本,借由明代袁中道(1575-1630)《游居杮录》里有关二哥袁宏道(1568-1610)临终前后第三九九~四一三则的日记(以下简称为袁中道〈日记〉),与书写丧子之痛的陈义芝〈异乡人〉为古今散文对读的参照对象。古今对照,便可发现:尽管作品存在着时代、语言的差异;但所传达的情感,却仍能产生超越时空的共鸣同感,这是多么美好的体验!

课程目标

本課程整體單元之課程教學目標,乃在利用生死學概念解讀文本,使修課學員不僅了解、感受文學的力量,亦可從中增進對生死學的一些了解。晚明小品清新可愛,與唐宋古文大不相同,袁中道遭逢生死離別之痛,仍不掩本心,情真意切。陳義芝〈異鄉人〉頗適合與此文參照閱讀,兩者同樣書寫臨終陪伴過程、作者也同樣內心傷痛卻又必須扮演可被他人信賴依賴的男主人角色。古今對照,便可發現:儘管作品存在著時代、語言的差異;但所傳達的情感,卻仍能產生超越時空的共鳴同感,這是多麼美好的體驗!已有華文語文基礎能力程度的修課學員們,相信都能藉由本課程感受到這種美好,使其更樂於親近古典散文。

茲將本課程預定之教學目標表述如下:

第一周 
1.
能體會 Tears in Heaven歌詞的哀傷心情
2.
能知道Tears in Heaven與陳義芝〈異鄉人〉 的相似處

第二周
1.
能指出陳義芝〈異鄉人〉的大意

第三周 
1.
能了解陳義芝〈異鄉人〉中的邦兒心情
2.
能了解陳義芝〈異鄉人〉中的父親心情
3.
能分析陳義芝〈異鄉人〉的文章布局結構與寫作技巧
4.
能體會陳義芝〈異鄉人〉中的父親心情。

第四周 
1.
能了解生死學的意義與價值。
2.
能了解從生死學閱讀陳義芝〈異鄉人〉的理由。
3.
能說出哀傷五階段。
4.
能指出哀傷五階段與陳義芝〈異鄉人〉的關聯。
5.
能知道為何需要哀傷輔導。
6.
能了解哀傷輔導與陳義芝〈異鄉人〉的關聯。
7.
能統合課程所學,書寫個人的失落經驗或對死亡的理解。 

第五周 
1.
能指出袁中道〈日記〉的大意。
2.
能描述袁中道〈日記〉的二哥生前變化。
3.
能描述袁中道〈日記〉的作者心情變化。

第六周 
1.
能了解袁中道〈日記〉中有關死前徵兆的變化。
2.
能體會袁中道〈日記〉中作者的傷痛心情。

第七周 
1.
能同意了解臨死徵兆的重要性。
2.
能運用袁中道〈日記〉去了解死前徵兆的變化。
3.
能比較袁中道〈日記〉與陳義芝〈異鄉人〉。
4.
能關注生死議題。

授课教师

楊雅琄老師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專長為敘事學、現代文學、語言與文化。教學經驗豐富,授課風格多元紮實,頗受學生好評。

近年開始踏入數位教學領域,曾於102-103學年,連續兩年執行「高東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高中三年級學生線上增能學習方案」之國文課程,以proera為平台開課,課程時間共36小時。又於104學年,執行隸屬「高東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大學校院協助高中優質精進計畫」之學生學習方案之「大學預備課程:國文課程」,以e-want平台開課,課程時間共18小時,有春季班、夏季班兩種。本人除研讀數位教學相關書籍,以補充理論知識外,並於Coursera、e-want、中華開放教育平台等磨課師相關數位教學平台註冊選課,以確實了解磨課師課程之實際運作與經營方法。

课程进度表

第1周:第一单元初阅异乡人(1):解说「Tears in Heaven 」

第2周:第一单元初阅异乡人(2):异乡人动画文本

第3周:第二单元再读异乡人

第4周:第三单元三品异乡人

第5周:第四单元初阅日记

第6周:第五单元再读日记

第7周:第六单元三品日记

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初阅异乡人

(1)Tears in Heaven: 

1-1本周教学目标
1-2Tears in Heaven歌词分析
1-3Tears in Heaven传达的父亲心声

(2)异乡人动画文本

2-1本周教学目标
2-2文本初阅(一)邦儿车祸
2-3文本初阅(二)父亲回忆
2-4文本初阅(三)节节败退
2-5文本初阅(四)哀伤难解

第二单元:再读异乡人
3-1本周教学目标
3-2文本分析(一)只身异国留学的邦儿心情
3-3文本分析(二)回忆亲子交互的父亲心情
3-4文本分析(三)文章布局结构与写作技巧
3-5作家访谈:陈义芝谈异乡人
3-6小结


第三单元:三品异乡人
4-1本周教学目标
4-2关于生死学
4-3从生死学阅读文学作品的可能
4-4 从哀伤五阶段看异乡人
4-5悲伤辅导之于异乡人
4-6小结(含图文写作与同侪互评说明)

 
第四单元:初阅袁中道日记
5-1本周教学目标
5-2文本导读(一)作者背景
5-3文本导读(二)中郎病重
5-4文本导读(三)临终前后
5-5文本导读(四)哀伤难解
5-6小结

 
第五单元:再读袁中道日记
6-1本周教学目标
6-2文本分析(一)诊脉无病
6-3文本分析(二)中郎火病
6-4文本分析(三)不能说的痛
6-5小结

 
第六单元:三品袁中道日记
7-1本周教学目标
7-2简介「临死征兆」
7-3解读文本中的临死征兆
7-4课程总结

上课形式

本課程分為三個主要單元,每個單元再由數個小單元組成,每個小單元提供一段10分鐘以內的視頻影片,以符合數位學習之最佳學習時間長度。

评分标准

  • 作業:80%(分為每週線上測驗40%、討論區10%、同儕互評期中作業圖文寫作30%)
  • 期末考:20%
  • 討論區互動事項:「至少發言一次」即可得分,為鼓勵同學彼此交流,故列入計分項目

通过标准


Course grade pass:60Grade Memo:max grade 100 point

先修科目或先备能力

高中程度之基礎語文能力

建议参考书目

一、主要閱讀作品:

袁中道:《游居柿錄》(維基文庫https://goo.gl/aWu6qI卷五27~41)

陳義芝:《為了下一次的重逢》,台北:九歌,2006 。

二、延伸閱讀作品:(本課程平台左欄之「教材」亦收錄多種延伸閱讀作品)

朱天心:《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2000。

余德慧等:《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台北:心靈工坊 ,2006。

劉梓潔:〈父後七日〉,《父後七日》,台北:寶瓶,2010 。

龍應台:〈目送〉,《目送》,台北:印刻,2015 。

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四版,台北:張老師文化,2015。

陳義芝:〈為了下一次的重逢〉,《為了下一次的重逢》,台北:九歌,2006 。

黃勝堅:《生死謎藏:善終,和大家想的不一樣》,台北:大塊文化,2010。

克莉斯汀‧龍雅可著,陳琴富譯:《假如我死時,你不在我身旁》,台北:張老師文化,1999。

瑪麗‧德‧翁澤著,吳美慧譯:《因為,你聽見了我》,台北:張老師文化,2000。

其它

本課程證書費用:500元

如何申請證書?

1.點選右上方的「小白人」。

2.點選「證書下載」。

3.畫面即會轉到申請證書系統中,請點選「我要申請證書」。

4.點選「我要搜尋」開始申請證書。

詳細證書下載流程說明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