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主授教師為本校醫學院呼吸治療學系何淑娟助理教授,何老師有將近十八年豐富的肺部復健臨床經驗。另外還邀請呼吸胸腔領域之專家教師所組成,包括:呼吸治療學系江玲玲副教授、雙和醫院胸腔科李岡遠主任兼副教授及劉文德醫師兼助理教授。
本課程內容從肺部復健發展、肺部復健運動理論、運動原則與各種方法介紹搭配示範教學影片、肺部復健在胸腔科常見疾病的運用、肺部復健的時機、肺部復健處方籤,最後再實際以居家手機教練復健方案與未來發展結束。期望藉由本課程讓學員對肺部復健有初步了解,進而提升正確知識,本課程之課程目標條列如下:(一)了解肺部復健發展及理論基礎。(二)了解肺部復健理論與臨床實際運用。(三)應用所學之肺部復健技巧知識指導個案執行於日常生活中。
何淑娟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呼吸治療學系助理教授
江玲玲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呼吸治療學系副教授
劉文德雙和醫院胸腔科醫師兼助理教授
第1週:課程介紹
第2週:肺部復健的概論起源與發展
第3週:肺部復健的時機
第4週:肺部復健運動處方簽
第5週:肺部復健運動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主)
第6週:肺部復健訓練 (以氣喘為例)
第7週:肺部復健訓練 (支氣管擴張症)
第8週:肺部復健訓練 (肺纖維化與肺高壓 & 神經肌肉疾病)
第9週:肺部復健個案的自我管理與行為改變
第10週:以肺部復健個案為中心的成效評估
第11週:健康照護體系與未來的方向
本課程內容從肺部復健概念起源與發展、肺部復健的時機、肺部復健的處方簽、至各種疾病的肺部復健運動、肺部復健個案的自我管理與行為改變,在到以肺部復健個案為中心的成效評估、最後再以健康照護體系與未來的方向作為結束。期望藉由本課程讓學員對肺部復健有初步了解,進而提升正確執行肺部復健措施。
課程大綱:
週次
單元名稱
內容綱要
第1週
課程介紹
基本課程介紹、教師介紹
第2週
肺部復健的概論起源與發展
1.肺部復健概論、肺部復健的定義
2.肺部復健概念
3.肺部復健在台灣的發展史
第3週
肺部復健的時機
1.疾病早期之肺部復健
2.肺部復健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性發作
3.肺部復健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介入
4.肺部復健的長期效益
第4週
肺部復健運動處方簽
1.居家型或醫院型復健計畫
2.運動輔助設備
3.運動強度、持續時間與運動頻率
第5週
肺部復健運動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主)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運動原則&限制
2.各種運動訓驗含呼吸肌肉訓練、神經肌肉電刺激
3.運動輔助治療
第6週
肺部復健訓練
(以氣喘為例)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復健運動概念再加強在氣喘特殊需求
第7週
(支氣管擴張症)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復健運動概念再加強在支氣管擴張症特殊需求
第8週
(肺纖維化與肺高壓 & 神經肌肉疾病)
1.肺組織纖維化疾病之肺部復健
2.神經肌肉疾病之肺部復健
3.肺癌與肺高壓之肺部復健
第9週
肺部復健個案的自我管理與行為改變
1.自我照護內容&如何改變行為
2.何謂身體組成 &體位異常的照護如肥胖症
3.戒菸經驗分享
第10週
以肺部復健個案為中心的成效評估
1.生活品質評估、症狀與功能狀況評估、憂鬱評估
2.運動耐受力評估
第11週
健康照護體系與未來的方向
1.醫療費用、醫療效益
2.何謂手機教練與臨床應用
3.遠距醫療照護系統應用於肺部復健
本課程分為11個主要單元,每個單元將由數個小單元所組成,每個小單元提供一段10~50分鐘的視頻影片。在影片中配合課程內容嵌入互動式小問題,學習者可直接在影片上作答,以幫助學習者快速確認是否瞭解上課內容(小問題不計分)。
於課堂公告
胸腔科相關專業知識,對長期照護或運動訓練有興趣,且具高中以上教育程度者,均可於系統上學習。
本課程證書費用:500元
如何申請證書?
1.點選右上方的「小白人」。
2.點選「證書下載」。
3.畫面即會轉到申請證書系統中,請點選「我要申請證書」。
4.點選「我要搜尋」開始申請證書。
詳細證書下載流程說明請點這裡